鑒定清嘉慶瓷器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:第一,早期制作接近乾隆時風貌,故又有“嘉道窯”之說。第二,青花色調大多穩定,同于乾隆時期;少數出現黑暗、淺淡和漂浮的色澤。彩器的豆瓣綠釉,明顯不及乾隆時光潤,色深而不勻。沒有乾隆時釉面中勻凈的小波紋。第三,器型、胎與釉等雖不如乾隆時規矩,但基本上保持著前朝的制作水平。從整體的瓷器制作水準來看,早期器物較為精細,勝于晚期的制作;晚期則工藝低下,近似道光時粗率笨拙的風格。第四,對于乾隆或嘉慶時期的一些無款的頗有爭議的民窯器物,在斷代時都應慎之又慎,多作對比和反復詳查。第五,官窯款識仍然規范;民窯草率款識漸多,還有寫半邊字的現象。